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北欧名城,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欧尔松海峡西岸。与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隔海相望,地势平坦、风景秀丽。“哥本哈根”在丹麦文的原文是“København”, 意即是“商人的港口”,它最初是个渔村。1167年奥斯基勒(Roskilde)大主教阿布萨隆(Absalon)在此修建了第一座城堡。1443年被定为首都。
中世纪的哥本哈根,曾多次受到战争的蹂躏。十六到十七世纪,其处于北欧海上商贸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给它带来了生机。此后铁路、港口和大型企业,如酿酒厂、造船厂、冶金厂等相继建成。目前,哥本哈根直辖市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46.6万。
哥本哈根下辖25个行政区,总面积2853平方公里,人口173万,是丹麦第一大城市。哥本哈根不仅是丹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举行国际会议的场所,联合国社会与发展首脑会议曾于1995年在此举行。
小美人鱼像(Den Lille Havfrue)
是哥本哈根的标志性雕像。取材于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的故事。雕像完成于1913年,出自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之手,由嘉士伯啤酒的创始人雅格布森出资。童话中的小美人鱼坐在海边的一块岩石上凝视着对面海港。雕像多灾多难,经常成为无聊人的袭击目标。曾多次被盗或被毁。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9月被人推到了大海里。但所幸的是原铸造模具仍保留着,使的雕像得以修复。
女王的阿玛林城堡(Amalienborg)
阿玛林堡宫由环绕阿玛林堡广场的四座相同样式的建筑组成,现在是丹麦王宫所在地。最早这里是四个贵族的府邸,在皇宫克里斯蒂安堡1794年被大火摧毁后,丹麦皇室迁于此,遂成了皇室的正式官邸。广场不是很大,中间是1768年建成的丹麦国王菲德烈五世的骑像。每天中午有卫兵换岗仪式。阿玛琳堡宫其中的一个部分被辟为博物馆,作为玫瑰堡皇家博物馆的一部分对外开放。
步行街(Stroget)
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始建于17世纪,是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长1.2公里)。1962年,正式称作步行街。该街由东向西,横贯市中心。街道两端终点处,各有一个中世纪兴建的广场。东面的叫做国王新广场(Kongens Nytorv),也叫新广场;西面的就是市政厅广场。步行街约有200多家商店。商店鳞次栉比,各具特色。其中最有名的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北方商场(Nagasin du Nord)、皇家商场和其他许多古朴风格的商店。
市政厅广场
是哥本哈根最大的聚会广场。市政厅是广场上主要的建筑,建于1892-1905年,正门墙上挂着哥本哈根城的创建者阿布萨朗大主教的铜像。市政厅的钟楼高105.6米,登塔可以俯瞰全城。塔内有著名的天文钟,制作非常精密,不仅能够准确报时还能显示行星的位置。 市政厅的旁边还有安徒生的铜像,手捧着他的童话书,侧头望着对面的公园。广场上神牛降龙的喷泉建于1923年,旁边是丹麦的零公里公路里程碑。
安徒生铜像(H.C.Andersen)
约3米高,坐落于市政厅广场南侧,每天都有不少游客经过他身边,认识他的会抬起头瞻仰大师的面容,或者把手按在他的膝盖头拍照留念。这位把童话作为献给全世界儿童最好礼物的大师,左手拿拐杖,右手握着一本书,还以食指隔开书页,头部朝左微微抬高,仰望着“梦的工厂”蒂沃里游园,脸上有一种“时不我予”的错愕神情。
丹麦美食
哥本哈根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地方,这里美食众多,鱼料理制作方法独特,脆皮烤猪肉、马铃薯炖牛肉等都是当地的名菜,更令人惊奇的是丹麦这个面积只有4309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43万的国家,竟是世界上高质量食品出口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虽然在丹麦也有美味的奶酪、黄油、火腿与熏肉,但是这些都太普通,真正有丹麦特色的食品要数当地的开放式三明治,口味多样,营养丰富,讲究味道与外观的完美结合,让食客又多了一种美食享受。丹麦人对丹麦式糕饼、丹麦酥也是情有独钟,在丹麦人的早餐与下午茶时最常见到,香软可口的味道,是每个丹麦人最难以抗拒的诱惑。
特色商品
陶磁器、家具、室内装饰用品、音响制品、服装等等充满魅力的商品。此外传统的桌布及手工艺材料等也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