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真的要入选NBA名人堂了?虽然最终消息要在4月4日公布,但似乎一切早已板上钉钉。
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NBA文化传播使者?在姚明的光环背后,总有太多质疑的目光,认为光凭他在球场上的成绩,完全不足以进入名人堂。
那么姚明对于NBA,他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在他短短8年的NBA生涯中,留下了多少辉煌的纪录?
名人堂,姚明实至名归。
姚明入选名人堂是很正常的事情,稍微懂点儿篮球的,都知道这是水到渠成。我们刨掉姚明篮球场外的一切意义,只看NBA球场上的成就:
八次全明星;
五次NBA年度阵容(二次二阵,三次三阵);
球员效率值PER:三次联盟前十,一次联盟第三;
每48分钟赢球贡献值WS/48:四个赛季联盟前八;
他职业生涯的效率值:23.02,是全NBA历史第21(第22是科比,第23是杰里·韦斯特)。
职业生涯的WS/48:NBA历史第22;
论效率和对赢球的贡献,他都是历史级的。
在2006-2009这三年,被出场次数牵累没能进NBA一阵,但实际上是联盟第一中锋——至少是西部第一中锋。
哪怕忘记他是个中国人,一个荣耀与数据效率如此惊人的中锋,配得上名人堂吧?
当然了,姚明打的年限不长。但只论他已取得的成就,纯数据网站BBR,给姚明的名人堂概率是:53%。排到NBA历史第109位。
只论纯数据成就(而非效率),哪怕打的年限短,姚明都是NBA七十年历史上,第109位的存在。
由于生涯同期,总被拿去跟奥尼尔这种旷古绝今的怪物比较,而且长期处于放大镜下,外加各色“老子就是要唱反调”型姚黑的存在,姚明在NBA的地位,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被国内低估的。
在他受伤倒下前的那个赛季(2008-2009),他是实际上的联盟第一中锋。某种意义上,也是最后的中锋。
上一个作为第一攻防轴心,独挑大梁,独自带队进分区半决赛的中锋是谁……您还记得吗?
姚明巅峰期,即2009年,是NBA的实际天下第一中锋,禁区攻防综合第一人。
他是那年NBA最好的内线得分手,最好的内线中轴,还是一个可以作为大当家赢球的中锋。无论以哪种方式对付他(绕前、夹击),火箭都有相应的套路作为回击,而他是唯一轴心。
先说姚明巅峰期的选定。
2002-2003季,场均29分钟,出场82次,2383分钟。场均14分8篮板2助攻。
2003-2004季,场均33分钟,出场82次,2692分钟。场均18分9篮板2助攻。
2004-2005季,场均31分钟,出场80次,2447分钟。场均18分8篮板1助攻(麦蒂在火箭第一季)。
2005-2006季,场均34分钟,出场57次,1949分钟。场均22分10篮板2助攻。
2006-2007季,场均34分钟,出场48次,1624分钟。场均25分9篮板2助攻。
2007-2008季,场均37分钟,出场55次,2044分钟。场均22分11篮板2助攻(这三年,麦蒂也一直在受伤,所以姚明和他的数据其实很参差)。
2008-2009季,姚明场均34分钟,出场77次,2589分钟,场均20分9篮板2助攻——作为球队唯一王牌,带队杀到西部半决赛。
2008-2009季,姚明的数据有所下降,但那是他上场时间和权重减少了的缘故。
2005-2008季,姚明是作为“球队首席内线得分手”存在的,而2008-2009季,姚明已经是球队轴心了。
那年的火箭套路,大体可以概括为:
姚明在左腰担当轴心,斯科拉右腰高位策应;阿德尔曼要求的落位其实有些像三角进攻,姚明如果可以单打就单打,不能则快速转移弱侧,斯科拉为高位策应轴开始攻击。
姚明“努着身子强行单打”的套路减少,更多的是干净利落地快速翻身中投。他以惊人的55%命中率得到场均20分,而且打出了职业生涯最好的防守。
那年姚明,真到了“你要么全力封锁姚明,让火箭打右腰二人转抽你;要么你就让姚明屠宰你”的地步。那年的火箭,才真到了“我们就是靠姚明,而且你有什么套路,我们都有法子应付”的地步。
2002-2005季,姚明很灵活,很细腻,但不够硬。
2005-2008季,姚明很硬,但凶猛,但不够健康,也不够灵活。
而2008-2009季,这是姚明真正克服自己的各类问题,成为球队轴心的一季。失误减少,转移球及时,担当牵制得力,而且依然保持着联盟最顶尖的禁区攻防能力。
2008-2009季,他是NBA年度第二阵容,而且在对位NBA年度第一阵容中锋霍华德的比赛中:
姚明22分13篮板,德怀特13分9篮板。
姚明20分16篮板,德怀特13分10篮板。
而且,他带队干掉开拓者,1997年以来火箭队首次打到第二轮。
面对湖人,第一场就带伤,他28分10篮板。在他倒下的第三场,19分14篮板。他的对手是拜纳姆+加索尔+奥多姆的联盟第一内线墙。
2009年的姚明是NBA的实际天下第一中锋,禁区攻防综合第一人。
就这么简单。
仔细想一想:那年的火箭,除了姚明之外,是布鲁克斯、斯科拉、慈世平和巴蒂尔。这么批人,西部第二轮?54胜的常规赛?
加索尔兄弟们可从来没做到单独带队进西部第二轮。
重新说一下他在湖人主场那28分10篮板的赢球故事。
前三节,他很耐心的翻身勾手、后仰跳投,尤其是大量翻向底线方向的跳投。避免了身体接触,手感也就保持平稳。真是游刃有余,湖人内线完全无法控制他。
但在第四节,湖人经典的对球施压来了之后,他也没法轻巧写意了。上罚球线时,以手按膝:始终没休息,他也累了。
接着就是那一刻的到来:与科比对了一下膝,倒了。
然后他进过道,拒绝回更衣室,和医生交流,手撑墙壁活动腿,然后返了回来。
这不是第一次。1970年总决赛第七场,威利斯·里德一瘸一拐穿过麦迪逊花园过道出场,走向张伯伦时,全场山呼海啸。2008年总决赛第一场,保罗·皮尔斯走出过道,花园又是山呼海啸。
于是有了布鲁克斯的倒地救球,有了姚明连续的罚球得分。斯台普斯球馆一片赤壁红。
三江面上,漫天彻地。所谓硬汉,不是用一套华丽追风剑把对手刺倒;而是眼角流着血依然微笑,是膝盖剧痛几乎站不住了依然站在那里张开双手,不动声色。
对湖人的第一胜,是他生涯的真正巅峰。他受伤,倒下,回来,湖人三大内线和巅峰期的科比,就是挡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