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糖心vlog视频度|莫德里奇让足球回归传统,哈维小白终于沉冤昭雪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0 06:16

今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可谓是近几年最精彩的一次,糖心vlog视频“梅罗选一,其他陪跑”的格局被打破。

这次获奖,无论对于莫德里奇自己,还是对组织中场这一角色来说,都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莫德里奇拿下世界杯金球奖。

世界足球先生是否有偏向?

不管是组织中场往往被忽视,还是“梅罗”长达近十年的垄断(其中2010年C罗未能名列三甲),世界足球先生/金球奖的偏向性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其中哈维、斯内德和伊涅斯塔是最近几年一直被认为是这种偏向性下最被冤枉的球员。

斯内德在2010年未能名列三甲,是当年FIFA金球奖最大的争议之一,更火上浇油的是,2010年还是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合并的第一年。

尤其在金球奖与世界足球先生合并后,本来只由媒体人评选的奖项变成了媒体、国家队主帅和国家队队长三方评选,奖项的专业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

2016年评选金球奖时,拉姆就在《Goal》杂志上公开发声:

“明年金球奖的候选人通过Facebook来选出怎么样?这是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选出的结果会与周一的结果相同。因为现在在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三名球员恰恰就是:C罗(1亿800万粉丝)、梅西(8100万粉丝)和内马尔(5400万粉丝)。”

足球流量界“三巨头”。

随后,拉姆讲述了金球奖投票原则和投票人在投票时的心态:

“这个制度没有任何问题,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都获得出色成绩的球员堪称年度最佳。但当投票的人们是209个国家队主教练和队长时,我很确信,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会真正投给他们所认为的最佳球员。我自己就曾参与过5次投票,我也不把自己排除在外。”

“我清楚这个程序,在赛季进行期间,你收到一条信息,让你选出三名候选人,这时你的思维很快就会跳到Facebook上——你只会记得最出名的三名球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Facebook粉丝数量最多的球员。你选的不是‘最佳球员’,而是‘最出名的球员’。”

曾以队长身份捧起大力神杯的拉姆自然是FIFA金球奖投票最有发言权的代表之一。

这种心态和原则,是在评选上出现偏向的最重要原因:足球最精彩的时刻,就是进球,因此,进球者往往成为最被关注的人,世界足球先生也好,金球奖也好,都不会例外。

于是,糖心tv看热闹的球迷们纷纷站队,投票的媒体自然也不可能放过这两个超级IP。谁让人家梅西C罗进球多、冠军多、拿钱多又长得帅呢。

角色确实有短板

虽说“金球奖”的“进球奖”化是投票机制和投票心态的双重作用,但是对于组织中场球员来说,这也是颇为无奈的事情——谁让自己离两个球门都挺远的呢。

我们来看一看1991年世界足球先生奖项成立之后的总名单——其中2010年至2015年,世界足球先生与金球奖合并,因此这些年份中我们取金球奖三甲。

伊涅斯塔是莫德里奇之前,最后一个进入FIFA金球奖三甲的中场球员。

1991年至今的世界足球先生前三中,防守球员包含门将和后卫——卡洛斯、卡恩、马尔蒂尼、卡纳瓦罗和诺伊尔,共5人;前锋球员共25人;而正宗的中场包含前腰、中前卫、组织后腰和清道夫——马特乌斯、哈斯勒、博格坎普、齐达内、贝克汉姆、菲戈、兰帕德、哈维、伊涅斯塔和莫德里奇,共10人。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如果统计1995年扩编后的金球奖前三,组织中场球员人数只比防守球员多2人(其中把萨默尔划在防守球员范围内),场面更加尴尬。

卡纳瓦罗的金球奖被视为意大利足球风格最后的巅峰,同年他也获得了世界足球先生奖,但自2006年之后,意大利的传统风格在国际大赛上便再无强势的表现。

作为球队攻防的枢纽,中场球员尤其是以组织为本职的组织后腰或是组织中前卫,往往不被人重视。

譬如本届的莫德里奇,整个2017-2018赛季,在皇马也不过是3球8助攻的数据,而整届世界杯下来,也不过就是2粒进球。

但莫德里奇作为克罗地亚核心的作用绝不是几个进球或是助攻这么简单。

截至决赛,莫德里奇6场比赛,场均出场时间达到了101分钟,连续两次点球大战他都打入了关键球。

在跑动上,33岁的魔笛跑动总距离达到约63公里,在所有参赛球员中排名第一。另外,6场比赛中,莫德里奇传球总次数达到了412次,其中关键传球达到了15次,是所有世界杯参赛球员中最多的。

同样精彩的是,2012年欧洲杯,彼时组织中场的代表人物哈维在整届赛事上传球次数高达589次,威胁球次数高达27次,均为参赛球员之最。

而率领意大利打入决赛的组织后腰皮尔洛,在传球次数上达到了422次,是除西班牙球员之外,传球次数最多的球员。他的威胁球次数也达到了17次,仅仅落后于位置更靠前的哈维、厄齐尔和斯内德。

哈维也遗憾错失金球奖。

另一点可能更加有趣,当届杯赛上的最佳球员伊涅斯塔,虽然在传球总数上以442次名列第四,但却只有5次威胁传球,屈居该榜单第32位。如果只看数据的话,伊涅斯塔以这样的表现拿下赛事MVP和名列当年金球三甲,简直就是笑话。

而事实是,那些将伊涅斯塔扶上神坛的摆脱、突破、分球和策动,在数据上都被隐没掉了。

小白面对意大利多人拦截。

回归更加有意义

莫德里奇在如此低调的位置上拿下足球关注度最高的奖项,必然代表着足球审美和设计上的思路变革。

正如1998年齐达内的获奖开启了足坛从“前锋时代”向“前腰时代”过渡的大门一样,中场球员重回主流视野,一定是基于人们对足球的全新理解。

1998年,齐达内帮助法国队夺得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杯冠军。

但纵向比较会让我们看到更深远的脉络。

1998年之后,齐达内、贝克汉姆和菲戈分别进入1999年和2000年的金球前三和世界足球先生前三,其中齐达内更是在2000年再次夺得世界足球先生。

2000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齐达内、菲戈、贝克汉姆、卡恩、兰帕德和卡卡等非前锋球员接连进入前三,只有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中断。

甚至在足坛进入梅罗时代之后,哈维和伊涅斯塔也仍然将中场的地位稳固到了2012年。

在2008年的世界足球先生颁奖仪式上,名列前三的正是金球三甲:梅西、C罗和托雷斯。

纵向的比较之后,我们再来看横向的比较。

1998年的那支法国队可谓遍地开花,后有图拉姆、布兰科和德塞利等防守中坚,前有德约卡夫、亨利、特雷泽盖和皮雷等顶尖利器,中场更是有齐达内、德尚和维埃拉等后来声名显赫的顶尖中场球员。

而在尤文图斯,齐达内的身旁也是强手如林:德尚、戴维斯、皮耶罗和因扎吉。在极高的队友配置中,齐祖的才华被充分地激发,这也帮助他成为当年年度最佳球员,同时捧起金球和世界足球先生。

齐达内和亨利。

今年的莫德里奇也是同样的局面。

在克罗地亚队中,拉基蒂奇、科瓦契奇、曼朱基奇、布罗佐维奇和佩里西奇等球员都是各自俱乐部极其重要的好手,且互相之间已经配合多年。

俱乐部层面更不必说,三连欧冠的皇马在前中后三线都保持着极深的阵容厚度,强大的整体和极具层次性的战术,与莫德里奇全方位的组织能力相得益彰。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自从1998年齐达内捧起双料最佳之后,此后20年间,只有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5到2017年,共6年是前锋垄断前三。

而剩下的十四年中先后穿插的,俱乐部层面是意甲“小世界杯”最后的巅峰、皇马银河一期、巴萨梦二王朝和梦三王朝;国家队层面,是意大利、巴西等传统豪强与西班牙王朝和刚刚复兴的德意志战车之间的权杖交接。

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层面,2008年西班牙的欧洲杯夺冠对于21世纪足球战术的发展来说,都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国家队,这十五年间蕴藏的,是足球理念将战术重心从前后两端向中圈中路过渡的进程。

在齐达内加身双料最佳的1998年之后,足球人越来越明白整体足球的重要性,并在战术设计、人才选拔和日常训练上全方位地围绕这一思路展开。

而老派的囤积中路防守、进攻依仗个人能力的思路逐渐被抛弃或是做出迎合新潮流的改进。在这一进程中,那些名列无论金球三甲还是世界足球先生前三的组织中场们,往往背后站着的是一支强大的整体。

齐达内、菲戈、内德维德、德科、哈维、伊涅斯塔和莫德里奇,莫不如是。

梅西防守莫德里奇。

但在2014-2015赛季,MSN组合凭借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再次开启属于前锋的金球评选后,恩里克、克洛普、孔蒂和萨里等人都开启了围绕冲击力这一足球元素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术实验。

直到莫德里奇的强势表现,才终于让混乱中的人们意识到,足球最终还是要回归整体的有序,而能够统御全场的中场指挥官才是最可宝贵的战术基石。

正如莫德里奇在球场上编织他的传球网络一样,组织中场重回世界足球先生前三,也正是在编织未来足球的思维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