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人口国际化流动明显加快的趋势,国际移民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议题;尤其是由国际移民催生的侨汇收入对收款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其中,移民汇款对母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对于这一问题,国际学界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侨汇收入通过促进消费和投资、经济“自保险”机制等方式能显著推动收款国经济增长,主要代表人物有世界银行拉塔(DilipRatha)、米姆(MimS.B.)与阿里(AliM.S.B.)和艾哈迈德(NajidAhmad)等学者,他们通过理论或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移民汇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促进关系;另一部分学者则发现了侨汇收入对收款国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和负面影响,如卡普尔(Kapur)、索伦森(Sorensen)、查米(Chami)等人认为,移民汇款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资助恐怖主义及减少有效劳动力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卡拉戈兹(Karagoz)和爱德华兹(Edwards)等人则以实证分析的方式表明,侨汇对特定国家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从国内研究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侨汇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讨近代当局政府的侨汇政策及相关经济问题研究,很少涉及当代侨汇和经济发展关系问题,尤其是没有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作出系统分析,由此导致了侨汇和经济关系领域研究中在时空上的接续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
中国作为国际移民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移民所带来的巨额侨汇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应该引起关注。虽然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已得到一致认可,但目前学术界对当代侨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仍缺乏深入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以来侨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并从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中获取移民汇款及经济发展数据,构建起相应时间面板数据序列,通过基于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有针对性地分析,以厘清侨汇收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影响途径和表现特征,以期为合理利用侨汇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汇收入的基本情况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国际侨汇史的研究(侨批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当代国际移民汇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移民潮,呈现出与历史上其他时期迥然不同的差异特征,新移民与之前老移民相比无论在移民规模、移民方式,还是在移民目的地选择方面都呈现出了巨大差异,因此,对这一时期移民汇款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问题予以重点审视并深化理论探索意义重大。据国际移民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移民报告》,截止2015年,中国的国际移民人数接近1000万,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与移民人数相对应,我国侨汇收入也形成了庞大规模体量,中国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侨汇收款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汇收入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侨汇收入增加了100多倍并呈现阶段性特征
自1982年,世界银行官方开始对中国侨汇收入进行统计数据发布。据此,我国的侨汇收入从1982年的6.16亿美元激增至2015年的639.38亿美元,如图2所示,近40年来增加了近104倍,侨汇年均增速达15.1%。分时代看,各时期侨汇收入呈现出规模变化的典型阶段性特征:其中,80年代末期侨汇收入处于萎缩减少阶段,从1982年的6.16亿美元减少至1989年的0.76亿美元,90年代侨汇收入开始缓慢提高,由1990年的1.24亿美元提高为1999年的5.3亿美元,增长了4.3倍,其中,1997年侨汇规模达到90年代最高峰,为45.86亿美元;自2000年开始,侨汇步入了快速稳定增长期,其体量由2000年的7.58亿美元激增至2015年的639.38亿美元,规模出现了量级式增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侨汇规模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
(二)侨汇成为我国外汇的重要来源
如图1所示,1982—2015年,侨汇收入占我国国家外汇储备平均比重达到2.88%。其中,1985年和1986年占外汇比重超过10%,比重最大年份为1986年,达到了19.64%。体现出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侨汇收入对我国缓解外汇约束发挥了重要作用,侨汇对外汇储备贡献十分突出。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曾经是我国外汇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虽然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侨汇占外汇储备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对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潜力始终不容忽视。
如图2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规模逐渐超过接收官方援助的水平,实现了规模基本持平到快速赶超,其中,有16个年份侨汇收入超过了我国获得的官方援助总额。总体而言,1982—2015年,我国侨汇收入总量是官方援助总量的11.57倍;尤其是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侨汇收入开始远远高于官方援助,其对应年度的侨汇均远超官方援助额。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侨汇收入在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
如图2示,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收入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对比平均比值达到34.39%;最大年份为1982年,几乎相当于当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体量;1982—2015年的34年间,有12个年度的侨汇规模相当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40%以上,尤其是2007年以来,侨汇规模相当于外资规模的50%左右。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侨汇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中国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如前所述,侨汇收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呈现出巨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那么,其影响和具体作用表现如何?有必要采用实证分析进行综合评判。通过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方法的比选,本文选择比较常见适用的向量自回归即VAR模型,使用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定量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具体表现,从而厘清当代移民汇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正确对待移民汇款提供针对性参考和对策建议。
(一)指标确定和数据获得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银行以及国家统计局逐步形成了中国侨汇收入和移民情况的统计数据框架。由于官方统计数据记录起点均为1982年,1978—1981年的4年均无相关统计数据,而最新的数据为2015年。考虑到数据获得性和一致性,因此,将研究样本期设定为1982—2015年。模型分析中应用的各变量具体情况和数据来源说明如下。
在衡量经济发展指标方面,由于本文主要关注移民汇款对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变化的影响,因此选取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体量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评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从1978年的1495亿美元激增至2016年的110646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2%,增长了74倍,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与之相对应,侨汇收入指标是由于移民的国际流动而产生的资本流动现象,也即移民汇款(ImmigrantRemittance),主要是指侨居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或侨居在本国的外国公民汇回其祖籍国的款项,以缩写字母IR表示。虽然我国的侨汇收入规模体量庞大,但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侨汇收入占GDP的比重普遍较低,基本处于1%以下,比重最高的年份为2007年,侨汇收入也仅占GDP的1.08%。然而,较低的比重并不能直接说明侨汇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因为历史上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通过复杂结合的形式产生放大效应,尤其是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本要素全面渗透融合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不容忽视。为消除经济变量的量级差距,降低数据波动性,减少指标数据异方差,在此,对经济发展和侨汇收入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即LNGDP和LNIR。具体数据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考虑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确保统计模型分析中变量指标的平稳性,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使用比较普遍适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变量平稳性检验,以保证所建立的时间序列具备协整分析前提条件。变量LNGDP和LNIR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LNGDP和LNIR两个变量的ADF模型检验统计量分别为1.8191和-0.2642,均不符合单位根检验临界值,为不平稳序列,进一步对两个变量一阶差分之后的相应变量ΔLNGDP、ΔLNIR的ADF模型检验统计量分别为-3.3116和-3.0013,均通过5%临界值单位根检验,为平稳序列,因此,两个经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LNGDP~I(1)、LNIR~I(1)。由协整理论可知,两个经济变量可能存在协整关系,符合协整检验前提要求。
协整检验通常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即便变量短期内具有各自的变动趋势,但它也可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上述单位根检验已经证实侨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变量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通常来说,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也即Engle-Granger两步法(EG两步法)和Johansen协整检验法。由于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收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两变量模型,所以适合选择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模型计算使用Eviews8.0和DPS16.05软件。以上述双变量构建起VAR模型,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确定了最后滞后期为3,检验结果详见表3和表4。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Granger)提出的一种专门分析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通常用于检验一组时间序列X是否为另一组时间序列Y的原因。为了更加全面证实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对我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主要确认侨汇收入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以判断侨汇收入是否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检验结果详见表5。
(五)脉冲响应分析
在验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影响方式和作用机制。在此可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它主要用来分析当某一扰动项发生变化,即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的动态影响。本文主要考察变量LNGDP作为受影响的目标变量,LNIR作为脉冲变量,了解LNIR变量冲击后对LNGDP所产生的影响和路径变化。脉冲相应分析结果详见图3。图3显示,当在本期给侨汇收入一个正标准差冲击后,目标变量即国内生产总值对侨汇收入冲击的反应。实线为相应的反应曲线,虚线是正负两倍标准误的偏离区域。从冲击的响应函数来看,第2年时有一个高点,且10年后影响作用明显减弱,趋于稳定的微弱正向影响。这表明侨汇收入受到外部环境的某一种冲击后,经市场要素波动传递给经济发展同向的冲击效应,且这一冲击具有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中国侨汇研究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创新,与林勇相关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首次尝试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收入的变化特征,相对系统地总结了侨汇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以相对完整的计量分析过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侨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量化关系,以期能提供比较准确可靠的评价结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规模体量上侨汇收入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采用198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侨汇收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明晰了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动态关系,获得了如下结论:一是侨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也即从长期看,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体现出侨汇对经济发展的长远显著促进效应。二是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在短期内也存在即时推动影响效应,但短期的影响作用程度十分有限,主要是由于侨汇无法在短时间内即时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需要一定时间汇集生活生产作用力,使侨汇充分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才能逐步形成乘数效应。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侨汇收入与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为单向因果关系。即侨汇收入虽能显著推动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对移民汇款变化没有明显影响。说明我国侨汇收入变化主要取决于华人移民的汇款意愿等内生因素以及侨务政策环境等方面,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会明显反作用于移民汇款变化。四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侨汇收入的冲击反应显著,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时间滞后效应,需分阶段看待侨汇收入作用,侨汇收入经过一定年度动力累积,在十年经济周期以内都产生了持续显著推动作用,之后才会逐步减弱并形成微弱正向影响。
(二)政策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汇政策不断完善调整,很好地发挥了侨汇的积极作用。然而,有关部门与学界对当代中国侨汇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乏客观审视和评价,如何引导侨汇更好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需要进行政策思考。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并探索国家侨汇收入统计体系。目前我国对侨汇的统计比较分散,主要局限于各大侨乡零散的统计调查数据和一些非正式渠道侨汇的不完全统计,缺乏官方正式的侨汇统计渠道,无法保证侨汇收入情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为国家侨汇政策改进提供有效参考指引。因此,建议联合侨务、金融、统计、税务和外汇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探索适合我国侨情特色的侨汇统计方式,统一侨汇收入的统计口径,构建必要的侨汇收入统计网络,着力摸清我国侨汇收入的规模体量、分布结构、主要用途及侨汇功能等,为今后政府决策和侨汇管理提供__更加精准的基础统计依据参考。
2.着力推动和改进侨汇政策优化。认清国际侨汇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对侨汇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推动看待侨汇的传统理念更新,把侨汇作为更加重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政策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为导向,在原有“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政策方针基础上进行全面优化和改进,着力从移民汇款过程、国家吸收侨汇等环节入手,在保障便利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移民汇款过程的中间损耗,减免国际汇款手续费及货币兑换等额外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移民国际汇款成本,进一步消除我国移民汇款流入的阻碍因素。推动侨汇金融服务政策创新,充分发挥母国金融服务自身有利条件,拓宽针对移民及收款人的金融服务渠道,扩展侨汇金融产品设计和形式,构建与国际汇兑公司的金融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国家金融机构主动吸收侨汇的能力,为移民侨汇安全便捷保驾护航。
3.加强对侨汇资源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对海外劳务输出的管理,畅通移民国际迁移渠道,为我国移民群体提供便捷高效完善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政府“为侨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侨汇稳定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为最大限度地避免侨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还要着力加强对侨汇储蓄、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引导,强化重点侨乡生产生活风气引导,积极倡导节俭健康的侨乡消费文化,致力于改善优化侨汇投资营商环境,引导侨汇真正用于健康的消费、合理的储蓄、增值的投资,全面汇聚起侨汇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更好发挥侨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
▶
▶
▶
▶
您在天涯,还是海角
浙江侨联
永远是您的温馨港湾!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