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运动员为了一场
长则1、2个小时,糖心vlog视频短则10秒的比赛
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
所谓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
必定充满了艰辛和汗水
1
游 泳
魔鬼等级 ★★★
天天都游万米,皮肤常年泡在水里
游泳训练就好比水上马拉松一样魔鬼难耐,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训练量:“我现在每周的训练量是8万米到10万米,1周训练7天。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每周的训练量更大,每天要游5万米到6万米,没有休息日。 ”
据悉孙杨训练量也相当大,每天15000至20000米的训练量让他经常累得无法坚持,孙杨在澳洲拉练,每天要疯狂训练十个小时,其中有四个小时练力量,这样大强度恐怕一般运动员早累趴下了。而且皮肤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常人肯定忍受不了。
2
田 径 100 米
魔鬼等级 ★★★★
大强度训练下,双脚变形
博尔特每天平均训练三小时,每周有三天会有专门的力量和举重训练。网络上流传过一段博尔特在健身房的训练,在视频中,他快速不停地抬起杠铃,并对着镜头说道:“这就是我成为世界第一的原因。”
在教练米尔斯看来,举重训练可以让博尔特的满级纤维变得更粗更强壮,这也能令他的爆发力更加突出。为了进一步增加爆发力,避免伤病,糖心tv博尔特在训练中会格外加强背部和腰部的力量训练。比如,腰部拖着杠铃片进行快速冲刺就是博尔特的常规训练之一。
同时,为了提高灵活性,博尔特还会进行水下训练。这是博尔特眼中最魔鬼的训练,因为他要在在泳池中全力冲刺20组,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正因如此大强度的训练使他双脚产生了变化,他变形的双脚和斑驳的趾甲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专业知识的网友指出,博尔特的双脚足弓塌陷,这是大量跑步才会造成的症状。
3
马 拉 松
魔鬼等级 ★★★★
日跑40公里,脱水呕吐是常态
马拉松运动员最大的折磨就是无法忍受长时间的拉锯训练,无论三九严寒还是八月酷暑,脱水,练耐力,拉体能是他们必须要趟的鬼门关,呕吐更是常态。
一位知名马拉松运动员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训练计划:“每天的训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上午跑了25公里,下午就会安排15公里。接下来第二天的内容会是变速跑,快跑一分钟,慢跑一分钟。一天两次训练,一周训练7天,一个月只会有一天休息。 ”
4
泰 拳
魔鬼等级 ★★★★★
扛人蛙跳1500米,每天踢树2000次
很多拳手首先非常重视力量训练。泰拳手利用各种简陋的器材练习力量,许多泰国的偏僻村庄里至今还保留着扛沙包爬山、扛木头跑步、扛人蛙跳、用脚撑船、劈柴等传统的力量训练项目。每位年轻拳手正式拜师之前,都要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强化训练这些项目。
泰拳王亚披勒在进入著名的宝希兰拳馆之前,就能连续扛人蛙跳1500米,肩扛200多磅的沙包一口气爬上英塔诺山,硬是用这样简单的训练方法练出了惊人的体能。
泰拳手重视腿法功力训练的最典型例证当然是踢重沙袋。不像拳击沙袋那样使用细沙或沙砾和锯末的混合物,泰拳手用来训练的沙袋通常使用粗沙,因此更加坚硬。
进攻时,腿部不像拳头那样有手套保护,另外,泰国盛产香蕉树,因此树干成了旧时泰拳手练习脚上功夫使用最多的工具。泰拳王亚披勒每天踢树干两千次,每次都要全力完成。
5
桌 球
枯燥等级 ★★★★★
每天要在球房训练十几小时
相比于其他高强度的训练,台球这样优雅的项目还算比较人性化,但是枯燥无味的训练模式也会伴随而来,就看你能否守得住寂寞。
著名九球运动员潘晓婷曾描述自己当年练球的状态:“说实话小时候练球真的很苦,一天有时候最多要练球12小时,晚上门帘一拉我就在地下室里练球,有时候放学了,看着同学回家休息,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玩,我很羡慕。我当时生病了,甚至打点滴挂生理盐水,可看完病后还要坚持练球。 ”
6
射 击
枯燥等级 ★★★★★
40℃高温穿毛衣训练,累到吐血
与桌球相似,射击一样非常枯燥,往往一个姿势就要练上几个小时让你累到吐血,一名叫张蔓的16岁女孩就从事射击项目,在40℃高温的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训练服,里面还裹着一件毛衣,训练期间汗水不间断流,无论天气多么热,训练服和毛衣都不能少。“一场训练下来,经常是全身上下湿透。”
张蔓说。其间张蔓还要练习跪姿,半跪着训练一跪就是一个半小时,天天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瞄准、扣扳机的动作,无论是站立、半跪,还是趴着,都非常枯燥,客观来说不是真心喜欢根本练不下去。
每位在比赛中取得辉煌成绩的运动员
都是经过了
我们常人无法轻易承受甚至是想象不到的高强度训练
在我们关注运动员获奖的同时
也不妨关注运动员获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