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考”后,浙江泳军的希望与期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8 16:47

  7月28日晚,随着游泳项目最后一枚金牌尘埃落定,2019光州游泳世锦赛落下帷幕。在本届世锦赛游泳项目中,中国游泳队获得了3金2银2铜,其中浙江选手包揽所有金、银牌。然而,与两年前的布达佩斯世锦赛相比,该成绩却稍显逊色。这次东京奥运会的“摸底考”后,查漏补缺将是中国游泳、浙江游泳的当务之急。
  “孙徐”CP巩固夺金点
  实力才是最强硬的回击
  “七朝元老”孙杨不负众望。400米自为中国队摘得首金,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位连续4届蝉联该项目冠军的选手。之后的200米自决赛中,孙杨又最终“笑纳”一枚金牌。幸运的背后,是孙杨常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四天7枪,扛着连续作战的疲惫,最终孙杨没能在800米自上站上领奖台。不过,他也游出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在竞技场外,围绕孙杨的争议也不断,无论是“合影风波”还是“握手遭拒”,孙杨都用实力正面回击,用成绩说话,既证明了自我,又彰显了大将风范。
  作为中国游泳的“二哥”,徐嘉余表现抢眼。男子100米仰决赛中,顶住压力,成功卫冕。除泳池里展现速度外,他的逐渐成熟也令观众和媒体记者印象深刻。从以往一到大赛就紧张,到如今自我调侃、自我解压,徐嘉余深知只有战胜压力,才有可能在今后“泳”者无惧。不过,徐嘉余在专项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技术精进了,体能跟不上,这对于有可能在奥运会上身兼多项的他而言,显然是要继续加强的。
  高潮低谷境遇不一
  “第二集团”遭遇成长的烦恼
  时隔四年重新回归的叶诗文,奉上了一部热血的“励志电影”。身兼3项的她,在200米混、400米混上获得2枚宝贵的银牌。历经浮沉的叶诗文,无论是心态还是竞技水平都呈现上扬的态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已卸下包袱,因热爱而追梦,在“云淡风轻”下藏着一颗赤诚的冠军心。
  与叶诗文不同,汪顺和傅园慧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傅园慧在100米仰、50米仰上双双无缘决赛,腰部伤病一直困扰着她。汪顺,本着“点铜成金”的目标,最终却没能实现。事实证明,改良训练方式后,少了长距离能力的系统训练,汪顺的发挥并不好。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一年,汪顺坦言,只要能提升能力,他无惧更多尝试。
  小将初出茅庐攒经验
  争当浙江游泳的后备军
  14岁的宁波选手余依婷跟着师姐叶诗文,参加了200米混和400米混的比赛,虽未能进入决赛,但大赛的经历却实实在在触动了她,“一开始紧张,现在好多了,管自己游就行,争取发挥出训练的水平。”200米混半决赛前,余依婷的这番话说的朴实。作为中国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余依婷的任务便是“吸收”,尽可能地多看多经历多积累。
  另外一名小将何峻毅参加了男子100米自的比赛。没能比出最佳水平的他并不懊恼,参与和积累是他此前就定下的目标,而这番经历也定会成为他日后成长的养分。
  “摸底考”喜忧参半
  面对东京“大考”路长弯多
  本届世锦赛,中国游泳的表现很难用优异形容。诚然,作为奥运会前的“摸底考”,各国的重视程度与两年前的布达佩斯不可同日而语。恰恰是这样的真刀真枪,也突显出了我们的不足。除个别项目外,并无太多亮点可寻。
  接力作为检验各国综合实力的镜子,映照出了尴尬——梯队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就连孙杨也在赛后也谈到,“期待能有更多队员顶上来”。
  现在,离东京奥运会只有一年时间,如何改变现状值得思考。把所有冲金希望全部压在孙杨、徐嘉余身上,无论是对团队还是对运动员,都不是最佳的方案。作为中生代和新生代,如何利用好最后的时间备战、实现质变,这是中国游泳迫在眉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