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3 08:35

原标题: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9月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日本代表团为赢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欢呼庆祝。

9月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之争落下帷幕。经过两轮投票和近一个半小时的焦急等待,日本首都东京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主办权。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财政的可控性、交通和场馆的便捷性、政府的有力支持、日本民众的热情,以及举办诸多国际赛事的经验,帮助东京战胜了竞争对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希望把举办奥运会作为“起爆剂”,摆脱持续15年的通货紧缩和缩小意识的经济。

  马德里因经济危机首轮出局

  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三个候选城市分别是伊斯坦布尔、马德里和东京。

  当地时间下午15时30分,终于迎来最后投票。在第一轮投票表决中,共有9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投票。东京获得42票,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均获得26票,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进入“加时赛”。在附加投票中,伊斯坦布尔获得49票,马德里获得45票,伊斯坦布尔以4票优势涉险过关,马德里首轮出局。

  马德里申奥代表团成员、NBA著名球星加索尔失望地说:“投票过程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能力,可惜的是,投票结果不是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很明显,如果投票出现平局,日本的支持者肯定会把票再次投给较弱的对手(让对手进入下轮),以便东京在下一轮投票中能够赢得投票。所以一旦出现平局,我们的前景就不妙了。”

  在三个城市中,马德里被认为是最具体育活力的,它有称得上是足坛豪门的皇家马德里球队,有世界顶尖网球选手纳达尔,更不用说它是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故乡。然而,西班牙面临的经济危机不容乐观,曾举办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希腊如今陷入了经济危机,这让国际奥委会不能不考量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这也许是马德里首轮便出局的主要原因。此外,因直布罗陀问题与英国闹翻的影响,以及那些有意下届申办的欧洲国家没有给予支持,也是马德里出局的原因。

  日本终止申奥三连败

  第二轮投票表决共有97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投票。东京获得60票,伊斯坦布尔获得36票,另有1票弃权。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随即宣布,东京获得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赛期为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

  这是日本东京第二次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东京在1964年举办过第18届奥运会。这也将是奥运会首次在亚洲同一座城市再度举行。

  随着罗格的宣布,东京申奥代表团成员纷纷起身,相拥而庆,很多人喜极而泣。《体育日本》新闻社网站8日早上打出了“日本终止三连败”的标题。文章称,迄今为止,日本曾举行过1次夏季奥运会,但近年来,名古屋、大阪与东京分别在1988年、2008年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中三尝败绩,此次东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令人振奋。

  按照东京的申办规划,2020年夏季奥运会运营预算约为3300亿日元,高于马德里和伊斯坦布尔。奥运会涉及37个运动场馆,东京现有15个场馆可供利用,平均每张门票价格为7700日元。

  伊斯坦布尔受地区局势紧张影响

  伊斯坦布尔此前曾四度申办奥运会,均以失败告终。在当日陈述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伊斯坦布尔申奥主席哈桑·阿拉特表示,伊斯坦布尔不会放弃,如果此次再度冲击奥运失败,将会考虑未来继续申办,直至把奥运会带回土耳其。几个小时后,投票结果揭晓,伊斯坦布尔第五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但伊斯坦布尔人也表现出对失败的淡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伊斯坦布尔此次申办被视为是最好的一次机遇。为了实现多年的夙愿,土耳其政府不惜投入192亿美元来改善伊斯坦布尔的基础设施,包括建设伊斯坦布尔第三机场来改善伊斯坦布尔的交通状况。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伊斯坦布尔申奥的事件。首先,从6月开始的席卷全国的抗议示威,对土耳其的形象产生了消极影响,警察暴力执法行为使很多人对土耳其能否维持政治稳定产生了怀疑。此外,美国准备军事打击叙利亚所导致的地区局势紧张也严重影响了伊斯坦布尔的申办工作。人们开始担心,叙利亚战火附近的土耳其能否举办一届安全的奥运会。

  伊斯坦布尔市民承认,土耳其声称要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邻国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这种局势对地区安全不利,因此对申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有的市民则抱怨土耳其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丑闻影响了土耳其的形象。

  (本报综合消息)

  直击

  最后陈述以情动人

  当天,来自伊斯坦布尔、东京和马德里这三座申办城市的代表团,以抽签方式,轮流进行了45分钟的最后陈述,并在结束后举行记者招待会。无论成功与失败,三座城市所展现的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专业和执着被媒体传遍世界。回顾三个代表团的表现,可以用四个词概括,阵容强大、扬长避短、以情动人、投其所好。

  刚刚结束二十国集团会议的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马不停蹄地从圣彼得堡赶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领衔申奥团队的陈述。西班牙的阵容也不逊色,不仅有西班牙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儿子小萨马兰奇,首相拉霍伊和王子费利佩也到场助阵。

  土耳其言简意赅,陈述人阿莱特第二句话就直入主题,突出土耳其的申奥关键词——文化独特性:伊斯坦布尔承办奥运会,将是奥运会第一次走进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国家,这将“架起连接东西方的桥梁”,“成为未来世界文明对话的成功样板”。

  东京财大气粗,强调高度发达的城市功能和雄厚的财力基础,展现了“放心、安全、可靠的奥运会”理念,力图传递的信息是“确定性”,陈述团队抛出“45亿美元随时可供使用的基金”用于扩建场馆和交通建设。

  欧债危机中元气大伤的西班牙则主要突出节俭理念。首相拉霍伊强调,80%的场馆已经建成,19亿美元的预算可以说是奥运史上“最负责任,也是最合理的承办预算”。

  最后一次的较量,外界对各方实力已经了然于胸,多数委员投票倾向早已确定,因此三座城市的策略更多地放在了以情动人、回应关切上,试图争取那些仍然在其中一两座城市徘徊的选票,而恰恰这些选票可能主导第二轮投票结果。

  西班牙团队小萨马兰奇的出现让怀旧的委员看到了老萨马兰奇的影子,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提出“奥运将向穆斯林世界传递和平的信息”,也将此前对于叙利亚战事的负面影响转化为对动荡地区强烈的奥运人文关怀;家园在东京地震中被毁,同时被癌症夺去双腿的日本残奥女孩饱含热泪阐述奥运梦想也感动了不少委员。

  珍贵的45分钟,或许只是走走过场,但也许能够力挽狂澜。技术性阐述自然必不可少,但关键还是消除人们的疑虑。显然,三座城市对最近媒体的反馈进行了收集分析,对各方意见比较集中的关切进行了回应,并且为了体现回应的权威性,由三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进行了相应阐述。

  针对叙利亚问题,埃尔多安认为,地缘政治因素不会对举办奥运产生影响,相反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地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奥运会所传递的团结与和平的信息。拉霍伊则如数家珍地列举一系列经济数据,试图为担心西班牙经济危机的委员带来信心。对于福岛核事故,安倍则保证:“辐射区域已经缩小至0.5平方公里,不会影响到东京。”叶书宏

  分析

  东京缘何胜出

  有金钱有人脉

  在三个候选城市中,东京的经济状况最好,这被媒体看做是一个“明显的优势”。为了奥运会的申办,东京花费了约6亿美元,奥运会准备金则高达45亿美元,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来说,举办赛事不成问题。

  据报道,日本的整个申办工作是由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负责的,为日本奥申委出钱支持申办奥运会的赞助商多达21家。且担任申办首席执行官的水野正人曾经担任美津浓公司总裁、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美津浓公司曾经赞助国际奥委会17年,在国际体育领域有非常广的人脉。

  而东京的对手——西班牙和土耳其的经济状况都不好,尤其西班牙还深陷经济危机,马德里和伊斯坦布尔的申办经费加起来也不到4亿美元。在当前世界经济波动的情况下,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似乎对“可预期”和“确定性”给出了更高的权重。

  有经验有安全

  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前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王泰平指出,东京在基础设施、交通和场馆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方面更有优势。东京在1964年举办的第18届夏季奥运会,被誉为“留下传说的一次奥运会”,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东京为了办奥运会还首创了高架环路和新干线,对世界产生了影响。作为三座城市中唯一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东京举办大赛事的条件比较成熟,不需太多准备,其申奥规划中有4座体育馆就举办过1964年的奥运会。

  在安全方面,东京在三个城市中是最安全的。西班牙失业率比较高,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比较高,因此马德里时常发生反对紧缩的游行示威;伊斯坦布尔处于动荡不安的西亚北非地区,美国准备军事打击叙利亚更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东京的社会治安历来良好,堪称楷模。

  有支持有民意

  日本政府给予了东京奥申委强大的支持,其投入程度几乎相当于当年希望改革联合国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力度。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提前两天就抵达阿根廷,外务省为他在国际奥委会委员们下榻的酒店里专门开设了房间和会议室,岸田文雄不断在政府层面会见国际奥委会委员,做着“隐秘”的政府工作。而安倍在回答核污染水源处理问题时,非常坚决地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并强调日本食物和水的安全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他的保证将最后一个影响东京申办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时,东京同样拥有当时申办各城市中最好的硬件设施、最稳定的治安,财政支持也非常充足,然而却因为东京市民支持率不高——只有55%,在投票现场还有人打出“反对东京申奥”的标语——而最终落败。此次东京在提升民众支持率上煞费苦心。2012年国际奥委会的调查数据表示,只有47%的民众赞成东京申奥,远远落后于马德里(80.2%)和伊斯坦布尔(73%),经过申办团队的不懈努力,这个数据在今年3月初达到了71%。

  王泰平认为,东京申奥成功,有利于提升安倍民望、刺激经济增长、调动民族情绪。

  安倍在申办成功后的记者会上说:“希望把举办奥运会作为‘起爆剂’,去摆脱持续15年的通货紧缩和缩小意识的经济”。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也认为,消费者开支将积极增长,东京奥运会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分析师则预计,得益于建设需求和旅游业增长等因素,举办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望推动日本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颉亚珍

  花絮

  央视新华社摆乌龙“淘汰”东京

  央视、新华社在报道时都出现了乌龙,央视提前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提前发快讯“伊斯坦布尔胜出”。

  央视CCTV-5从凌晨0点30分开始播放“2020夏奥会承办城市揭晓特别节目”。第一轮投票后,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获得绝对多数直接胜出,却出现了罕见的一幕——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的票数完全一样。

  这时央视体育解说出现理解错误,他以为日本东京被淘汰了,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进行“第二轮投票”,所以宣布“东京出局了”。之后,央视才反应过来,东京没有出局,反而是票数领先,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争夺第二。央视解释说:“可能是投票规则出现了改变,不好意思,出现了错误……”

  新华社同样摆了乌龙,在看到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加赛后,新华社以为这就是最后的决胜,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伊斯坦布尔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快讯,并同步更新了其官方微博。但后来新华社发现酿成大错,赶紧删除了官方微博消息,撤回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