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邵氏,嘉禾,香江争霸往事
2025-04-01 15:25
发布于:山东省
予方聊生活
1931年,24岁的邵逸夫没有想到,一次大难不死的美国之行,改变了整个香港影坛的格局,更直接催生了嘉禾。
那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邵氏在新加坡的电影院被摧毁殆尽,。
那一年,被派去南洋的邵逸夫因“拍反日电影”,被关进大牢,打的皮开肉绽,邵逸夫妻子黄美珍独立支撑家业,她找到了曾在邵氏做事的日本朋友,花重金将邵逸夫救了出来。
邵逸夫回忆说:“当时我以为我死掉了,所以就实话实说,我是放映的抗日电影,但那些都是真实的纪录片。他们又说我发了10万传单,我说岂止10万,是50万。“
当年日本宪兵队征用的一些士兵,其实都是邵家游乐场的警察,当年的邵氏兄弟在新加坡经营大世界,新世界,雇佣了50名警察,沦陷之后,这些警察被征用,进入日本宪兵部。
邵逸夫
“这些警察联名保护我,说我这个人没问题,所以我很快被释放了。“
1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去世,清王朝倒塌,而在遥远的美国,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放映机获得了专利权。
那一年的邵逸夫刚刚1岁。而电影,也和邵逸夫的一生仅仅的联系在一起。
邵家人丁兴旺,有五子三女。邵氏兄弟为仁字辈,老大仁杰,老二仁棣,老三仁枚,老六仁楞,老八仁葆。而这老六仁楞便是邵逸夫。在之后的很多年,邵逸夫的名号响彻香江,因为排行老六,故称六叔。
邵逸夫在上中学时,同学中有一个是北方人,他对邵逸夫说,楞在北方有二愣子之意。
邵逸夫顿觉得不雅,便为自己取了个“逸夫“的别号,意在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然而命中注定,邵逸夫的一生,远离安逸。
1930年,日后与邵逸夫在香港拼的你死我活的陆运涛15岁。
出身豪门的陆云涛其实本来不姓陆,而是姓黄,因为其父亲陆佑在一姓陆的大户人家当童工,便改随主姓,而这也是其对自己卑微出身的鄙弃和对豪门的崇拜。
有了崇拜便有了目标,陆佑经过一番努力和挣扎,在新加坡创业,活成了他心目中的名门望族。
陆运涛家境优渥,从小衣食无忧,13岁那年去英国剑桥大学留洋,对摄影,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地,日后搞起电影的陆运涛对文艺片是情有独钟。
1924年,上海。
因为喜爱电影,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在哥哥的天一电影公司帮手,第二年,邵逸夫甚至自己导演了一部《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天一的崛起分走了其他电影公司的蛋糕,于是,六家公司联手排挤天一。
无奈的邵氏兄弟,决定远走南洋谋求发展。
邵逸夫
1952年,有一个18岁的女孩,叫梦娜,为了淘金梦,来到了新加坡夜总会登台献唱,
初试啼声,便已一鸣惊人。
方逸华
这个叫梦娜的女孩,原是广东南海人,1934年出生,其母在30年代是上海夜总会的头牌歌女,梦娜磁性的嗓音来自于母亲的遗传。
在新加坡的邵逸夫也是个歌迷,他被梦娜的歌声迷住了。
两人交谈后,邵逸夫发现,梦娜不仅唱歌唱得好,竟然还有管理知识,两个人非常投缘,一发不可收拾。
正是这个女孩的出现,才加速了嘉禾的诞生。她是邵逸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那一年,日后与邵逸夫并肩打天下的邹文怀已经离开了上海,来到香港淘金,为了糊口,邹文怀身兼七职。
2
1956年,陆运涛在香港创立了国际电影懋业公司,正是这家公司,之后将会和邵氏分庭抗礼。
当时的电懋多以拍摄时装片为主,最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旗下编剧有张爱玲,姚克,王晶老爸王天林,演员更是人才济济,林黛,林翠,周旋,乔宏。。。。
1957年秋,邵逸夫离开了打拼里 30多年的南洋,只身来到香港,那一年,邵逸夫50岁。
在南洋,邵逸夫已经做到垄断新加坡的电影市场,回香港的他,心里颇有一份身不由己。
50岁,亦是到了已知天命的年纪,但邵逸夫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半百年纪的他,在香港慢慢的打造出了一个电影帝国,没有他,便没有今天的香港电影。
邵逸夫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建自己的电影片场。
邵氏影城
那一年,邵逸夫花了36万港元从二哥手里买入了清水湾220号地段的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
当年每平方英尺仅0.45港元。这就是著名的邵氏片场。这座被称为“邵氏造梦工场“的电影城,历时7年完成。
邵氏父子公司也更名为邵氏兄弟公司。至此,香港电影迎来了一轮新的爆发的力量。
邵氏片头
那一年,功夫巨星成龙刚刚3岁,被邵逸夫看走眼的李小龙 刚刚17 岁,拜师叶问的他,遇到不平之事便会出头,在社会上树敌太多。
如果李小龙一直在香港待下去的话,估计会被寻仇的人砍死,为了保住李小龙,父母送他去了美国 读书。
和李小龙一样,爱打架的王羽那一年13岁,在上海弄堂,学北派的王羽打遍整个弄堂无敌手。那时的他认为,学武功就是为了打架,不然练来做什么?
同样被邵逸夫看走眼的许冠文15岁,正是上中学的年纪。
那一年,邵氏的死对头电懋大佬陆运涛在香港的事业正如日中天。
3
面对劲敌,邵逸夫雄心勃勃的开始了出击。
1959年,邹文怀在报社做记者,好友 把他介绍给邵逸夫认识,邵逸夫盛情邀约邹文怀加入邵氏,没想到的是,邹文怀却拒绝了。
邹文怀回忆:“后来我去半岛酒店的餐厅与邵逸夫谈了三个小时,他问我:你觉得邵氏公司怎么样?’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我:‘我们拍那么多片子你没有印象?’就这样跟他谈,加上事先吴嘉棠的极力推荐,所以我就决定跟他做。
邹文怀(右一)
上任邵氏的邹文怀对邵逸夫之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找自己的班底, 邹文怀找来了自己的老铁何冠昌加入。
刚刚成立的邵氏兄弟,没有明星,没有名气,要想做大做强干掉对手电懋,必须要使一些非常的手段。
邵逸夫和邹文怀商定挖别人墙角。
而最好的墙角自然就是对手陆运涛的电懋。
由于电懋一直有人照看林黛,邹文怀始终得不到接近林黛的机会,费尽周折打听到林黛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林黛的家里。
一番激将之后,林黛答应赴约。
据传当天邵逸夫亲自为林黛斟茶,并以双倍于电懋的片酬打动了这位大明星。
其实当年电懋给林黛的片酬,已经是 极为可观,然而当邵逸夫将准备好的合约摆到了林黛的面前:电懋的2倍。
全香港最红的女明星,就这样成为了邵氏的签约明星。
林黛
之后,邵逸夫和邹文怀用相同的手段,拼命向电懋挖角,一时间,林翠,岳峰,陶秦等大明星和大导演纷纷投靠邵氏。
这第一步棋,邵逸夫下的是轻松自如。
随后便开始排兵布阵。
4
邵逸夫的第一步就是投拍大量的古装电影,找了来自东北葫芦岛的李翰祥拍摄《貂蝉》。令李大导拿下最佳导演。之后又拍摄了《江山美人》等一系列古装电影。
李翰祥
同为电影人,陆运涛与邵逸夫不同的是,他的骨子里有着一股文艺的血液在流淌,而邵逸夫却是十足的生意人。
面对邵逸夫的急速出击,陆运涛却不紧不慢,他从来没有把邵氏作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依然我行我素,不计成本的制作文艺电影。
老练的邵逸夫抓住了这个机会。
《江山美人》的成功,让邵氏在香港声名鹊起,这时候埋头文艺片的陆运涛才猛然惊醒,开始用和邵逸夫一样的手段。
挖林黛。 而林黛还竟然答应了。
随后的时间里,两家就挖角事件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后挖来挖去,已经无角可挖。
这一仗,两家打平。
但之后陆运涛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5
1962年,电懋在报纸公开披露要拍摄一部《红楼梦》,盛世之大,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邵逸夫自然也知道了,便吩咐下去,一定要赶在电懋上映前拍完。于是李翰祥率领一帮工作人员日赶夜赶,疯狂拍摄,终于赶在电懋的《红楼梦》上映之前。
这一下就打乱了电懋的阵脚,不得不取消制作。
之后,陆运涛的大嘴巴仍旧不思悔改,又在报纸宣称要开拍《梁山伯与祝英台》,邵逸夫故技重施,召集人马火速赶拍《梁祝》,最绝得是,导演李翰祥找来了凌波反串梁山伯,令人耳目一新。
《梁祝》用了15天便拍完,邵逸夫再次截胡了陆运涛。
梁山伯与祝英台
邹文怀表示:“开头是你拍你的,我拍我的,后来竞争的太厉害了,就有”双胞胎“这一套了,可以说是恶性竞争。但效果却出人意料,有人觉得一定会两败俱伤,因为两家打的很惨,一刻不停的拍摄,那个时候大家都已经不眠不休的在拍。
当年的邵氏明星远不如现在的明星自由,因为邵氏的大制片厂制度,所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统一在邵氏影城居住,有统一的宿舍和食堂,员工出门要请假,而这所谓的大制片厂制度,也限制了邵氏电影的发展,流水线的工程,流水线的作业。
这种流水工厂出来的产品虽然在某一个时期大受欢迎,但长此以往,电影也就彻底成为了商品,没有了生命力和原创力,好在几年后,邵逸夫的一个手下叛将打破了这种制度。
那一年,一位来自北平的京剧名伶于占元,在香港开设了一家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旗下学生十几人,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十年后,这几个经常被他打骂呵斥的熊孩子,统领了香港电影的动作时代。
但当时的的香港电影,到处是一片燕语莺歌,电影里面全是女人的天下 ,男人,只不过是陪衬的绿叶罢了。
在邵氏的李翰祥拍了多部卖座的电影,但薪资始终是那么一点点,便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这时候,邵氏死对头陆运涛适时的冒了出来,怂恿李翰祥反出邵氏自成一派。
来到台湾的李翰祥自组“国联影业公司“,还学习了一下邵逸夫的挖角技能,要挖邵氏的凌波,但被邵逸夫察觉,自然,李翰祥还是学不了邵老板那一套。
爱打官司的邵逸夫于是给了李翰祥一纸诉状,赔偿邵氏30万港元。还利用自己在东南亚发行领域的影响力,封杀了李翰祥的国联电影,幸好在陆运涛的资助下令李翰祥冲破封锁。
在台湾苦苦支撑8年的李翰祥血本无归,厚着脸皮返回香港,重归邵氏,一笑泯恩仇。
6
1964年这一年,对邵逸夫来说,可谓是悲喜交加。
2月5日。邵逸夫的长子被新加坡黑帮绑架,赎金300万,邵逸夫临危不乱:要钱好办,给他们。匪徒也是讲信用,收到钱便放人。
6月20日这一天,对邵逸夫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要说起来,邵逸夫还得要感谢一下这两人,若没有他们俩,邵逸夫是绝对斗不过电懋的。
这两个人是曾晹和王正义,国民党军官,两位对当局不满,便把怨恨撒在了飞机上。二人试图劫持民航飞机飞往大陆,结果和驾驶员发生了枪战,导致飞机失事,而陆运涛和一众电懋高层就坐在这架飞机上。
如果陆运涛没有登上那架飞机,恐怕香港电影的格局要重新谱写了,但是时也命也。陆运涛偏偏登上了那架飞机。
在陆运涛的葬礼上,邵逸夫亲临祭奠:“我失去了很重要的对手,今后无人竞争,进步亦很有限。”
失去了主脑的电懋改组为国泰,之后的而国泰渐渐式微。
当年反串梁山伯的凌波一炮而红,风头直接压到了林黛,对事业极度苛求的林黛选择自杀。
那一年,能让邵逸夫聊以自慰的是破财消灾,台湾躲过一劫,命好的他,成了香港电影的武林至尊。在香港影坛呼风唤雨,风头一时无两。
那一年,远走美国的李小龙在加州空手道大赛上的表演,技惊四座。
予方聊生活
李小龙在表演
1965年,邵逸夫偶然在一篇报纸看到有人大骂邵氏的电影。此人叫何观,何观认为,邵氏的电影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全是一些莺莺燕燕的红男绿女,用词之尖酸刻薄之极。
但邵逸夫看来却很受用,因为他想求变。
于是急令邹文怀找到何观,一番倾谈之下,原来何观原名张彻,电影导演,目前效力于邵氏对头国泰。邵逸夫盛情相邀,但张彻与国泰的合约还有一年,一年之后,合约期一到,张彻马不停蹄的投奔邵氏。
张彻的加入开了功夫片的先河,一扫之前银幕上的燕语莺歌。
《独臂刀》剧照
《独臂刀》的出现打破了银幕上的一团脂粉气,血性男儿的阳刚之气被张彻挥洒的淋漓尽致。
那些年的邵氏,王羽,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傅声。。轮番登场,好不热闹。
狄龙与张彻(右一)
这一年,远在美国的李小龙把自己创作的武术正名为截拳道,还要在等6年,李小龙才在香江掀起一股真功夫的旋风。
那一年,成龙依然在戏剧学校学功夫,而李连杰才2岁。
7
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定局,但与员工的利益分配时,邵逸夫却显示出了“无情”的一面。邵氏王国的辉煌表象下,潜伏着一场内部危机。
方逸华与李小龙
1969年,邵逸夫召来相识多年的红颜知己梦娜,即方逸华。进入邵氏采购部,而方逸华,也是逼走邹文怀的一个导火索。
进入邵氏的方逸华掌控了财务大权,对于制作经费,方小姐掌控的可谓叫之吝啬。
但吝啬的背后,却为邵氏带来更高的利益。
李翰祥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李大导找来了10个小朋友拍吹泡泡的戏,结果方小姐直接砍掉一半,大导演愤而罢拍。
方逸华的到来,影响的何止是李大导一个人呢?
8
就在邵逸夫独霸香江影坛时,他的最得力的助手,却在暗中密谋策反。
在邵氏呆了十年的邹文怀,拿着固定的薪水,却操着一个老板的心。不甘心为之打工一辈子的他决定另起炉灶。自方小姐上任以来,他的个人权利被架空。而邵氏家族的高层领导又必须要姓邵,他自然是不能享受分红。
邹文怀便找来王羽,密谋反出邵氏。
王羽
张彻的一部《独臂刀》捧红了王羽,成为武侠影坛巨星,走红后的他找邵逸夫提高片酬,但碍于8年合约谈不拢。于是心怀不满。
得知邹文怀要出走邵氏,两人一拍即合。
邹文怀对王羽说:“邵氏我呆不下去了,你如果走的话,合同还在邵氏,他们会告你。
王羽微微一笑:“我来搞定。“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王羽拿着新买的一把凿子,凿开了邵氏秘书室的大门,要偷合同,但不能光偷自己的那份,王羽一下子偷了8份合同。
第二天,邵氏高层大为震动,私下里邹文怀找到王羽:“小开,是你做的把,你怎能拿八份呢“。
王羽懵圈,邹文怀又对王羽说:“可还有那么多人呢。“
第二次去偷合同的王羽索性把合同一次性的全拿走,有100多份合同,回家以后拉着林翠来到天台开始烧合同,被楼下的阿婆问到,便说是祭祖。
邵逸夫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是报警,但邹文怀却说,最好不要报警,不然,你一报警,所有演员都知道合同没有了。
临走之时,张彻写了一幅字送与邹文怀: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得知邹文怀出走的邵逸夫,火急火燎的找来了张彻,商讨对策,张彻一个字“放“。
一个放字,让邵氏少了一个得力助手,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此后邵氏垄断香江的局面被打破,香港影坛风云再起。
1970年10月10日,在邵氏的酒会上,邹文怀突然宣布离开嘉禾。
9
那一年,邹文怀,何冠昌,梁风用40万元创立嘉禾有限公司,之后联合日本片商投拍曾经令邵氏大赚特赚的“独臂刀”系列《独臂刀大战盲侠》,为了逃避禁令,邹文怀安排《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台湾拍摄,邵逸夫得知大怒。
《独臂刀大战盲侠》电影海报
将嘉禾告上法庭,两个曾经最熟悉的人撕破脸皮,对簿公堂。
其实这也是“小诸葛”邹文怀的一记险招,嘉禾刚刚创业,籍籍无名,若能攀上邵氏这个大树打一场官司,纵然闹得满城风雨,但嘉禾的名头算是立下了。
两家的官司一打就是一年,最后嘉禾赔偿邵氏800港币,不了了之。
为了挽回面子,邵逸夫启用原班人马拍摄了《新独臂刀》,而嘉禾也迎头赶上,让王羽自导自演了《独臂刀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邵氏与电懋的双胞探案,又再度重演。
就在嘉禾与邵氏的官司时,远在美国的李小龙在好莱坞发展也颇为不顺,开设过武馆,跑过龙套,但好莱坞对待华人演员却不重视。
李小龙决定曲线救国,先在香港发展,再到好莱坞,以香港为一跳板。
在一次回港探亲的时候,通过邓光荣的引荐,李小龙与邵逸夫有过短暂的接触,一见面,李小龙开出的价码太高,要1万美金一部片,骨子里是生意人的邵逸夫却认为风险太高,直接砍掉8000美金,只给李小龙2000美金。
其实李小龙在邵氏已经试镜,张彻已经打算用他,但他一部戏就要1万美金。“狄龙和姜大卫当时才1万,已经成名了,还是1万一部戏,给了你一万,狄龙和姜大卫怎么办?”
李小龙与邵逸夫
邵氏是大电影公司,他的财力和物力会让自己发展的更好,李小龙认为。
但邵逸夫却摆出的一副高高在上姿态,这种爱来不来的态度惹恼了李小龙。
而邹文怀却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急忙电话在美国游说郑佩佩的刘亮华:赶紧去找李小龙,不管什么条件,务必要签下他。
最终邹文怀以高出邵氏5500美元的价格签下了李小龙,自从,嘉禾终于来第一轮的高潮。
10
1971年,李小龙为嘉禾拍得第一部电影是《唐山大兄》,一上映便震动整个香江,而后波及到全世界。
《唐山大兄》剧照
生猛而又直接的动作让那些看惯了踩着京剧鼓点打斗的观众直呼过瘾,票房更是打破了香港的票房纪录,320万元,嘉禾一下子扬眉吐气。
邵逸夫懊悔不已,错失了一条真龙。
李小龙之后拍摄的一系列电影 都为嘉禾带来高票房回报,为嘉禾打入世界奠定了基础。
那一年的成龙,已经进入影坛做替身跑龙套,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被揍的鼻青脸肿。
那一年的李连杰,被吴彬看中,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开始武术运动员的生涯。
1972年,重返邵氏的李翰祥开拍了《大军阀》,发掘出电视红星许冠文,为香港粤语喜剧片走出重要一步。
而许冠文,日后却成了嘉禾的一员福将。
《大军阀》剧照
这一年,武侠宗师金庸宣布封笔,自此,纸上的武侠文化已经终结,而电影中武侠文化才刚刚开始。
1973年,李小龙死在丁佩的床上,被嘉禾打的毫无还手之力邵逸夫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小龙的死让嘉禾倍受打击,但让邹文怀没想到的是,嘉禾在不久之后迎来了第二轮高潮。
拍完《大军阀》的许冠文拿着自己写的剧本找到邵逸夫,商谈电影利润分成,这下可犯了邵逸夫大忌,直接拒绝。
《鬼马双星》电影海报
对许冠文敞开大门的嘉禾答应与其平分利润,还帮助许冠文成立是许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被邵逸夫拒绝的剧本--《鬼马双星》。
一上映票房高达625万元,而许冠文分的利润和邵氏一部电影2000美金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多年后邵逸夫回首往事时:我一生只看错了两个人,一个李小龙,一个许冠文。
许冠文
如果当年邵氏能留住李小龙和许冠文,那么香港电影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11
1980年,邵逸夫接管无线,同年,成龙导演的《师弟出马》成为了票房冠军,从模仿李小龙到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成龙用了4年。
那一年,李连杰刚刚主演《少林寺》,他没有想到在10年后,会在香港与嘉禾有过一段恩怨。
那一年,邵氏不再制作电影,嘉禾成为新的武林霸主。
那一年,新艺城7怪正式登场,将会用奇谋妙计来撼动嘉禾的江湖地位。
1983年,嘉禾的福将成龙,开启了动作片的玩命风格,《A计划》《警察故事》《龙兄虎弟》等,灵活的身手和惊险的场面深深烙在观众心里。
1987年,大佬向华强因为不爱演戏,便开始了制片,拉着自己的弟弟向华胜成立了永盛影业。
那一年的5月份,已经投入无线的的邵逸夫,无法分身继续制作电影,便宣布正式停止所有的电影拍摄,一段香港的电影传奇,也暂告一段落。
此时的大佬嘉禾,正被几路高手团团围住,欲被群而歼之,但嘉禾又怎会坐以待毙?
12
1989年,喝过洋墨水的徐克拉着李连杰在美国拍完《龙行天下》,突然发现李连杰清澈的外表之下,藏着一颗坚定仁厚之心。
这就是徐克心目中的最佳黄飞鸿。
当年来到香港发展的李连杰,在经纪人罗大卫游说下,加入嘉禾,在香港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徐克导演的《黄飞鸿》,上映之后,李连杰功成名就,就连走到大街上,人们都拱拳称他为黄师傅。
但因为与嘉禾的合约问题,在拍第二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时,李连杰罢拍,令嘉禾高层震动。
蔡子明的出现,让李连杰在香港的发展有了信心,蔡的行事作风狠辣凌厉,颇有干大事之风,而李连杰与蔡子明一见如故。
两人经常彻夜交谈。得知了李连杰在香港的难处。蔡子明拍胸脯保证为李连杰搞定一切。
1992年,蔡子明在自己的公司门口被人连开6枪,当场身亡。李连杰背后的大树倒掉了,随着一起倒掉的是蔡子明为李连杰量身定做的《新龙门客栈》。
也是那一年,电影公司老板黄朗维在医院看病时被人枪杀。
帮会开始入侵电影圈。
这一年,邵逸夫的无线正与亚视厮杀的难解难分。此时的无线艺员培训班培训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吴镇宇,杜琪峰。。。。
虽然出身电视台,但后来的他们,在电影领域各个称王。
邵逸夫虽然统领无线,但对曾经的强劲对手嘉禾,仍然是抱有一颗复仇之心。
13
1998年,嘉禾租用的片场合约到期,被香港政府收回,同年,香港政府又批了将军澳一块地兴建影视城,并欢迎各大电影公司投标,嘉禾志在必得。
但邵氏却忽然杀出,联合中国星,寰亚,美亚,年代,晶艺6家公司组团竞投,最终以高出嘉禾数倍的7800万拿下这块地。
这次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事件,带头大哥竟然是王晶:“是我摆的局,是我找来了邵氏,晶艺是我的公司,这个局我是军师。”
原来此前王晶曾因《最佳拍档》与嘉禾有过矛盾,所有趁机设局。
王晶
而这一仗把嘉禾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此时的嘉禾,二当家何冠昌去世,嘉禾的股权风波,一系列的变故让嘉禾陷入混乱的局面。
而干爸何冠昌的去世,导致成龙出走,投奔寰亚。
1999年,嘉禾因财务问题清盘重组,在2008年被内地的橙天以2亿港元收购,自此,嘉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而我们,只有在胶片中再次的回顾那段辉煌的香江往事。
予方聊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